后內容時代會議策劃的新元素
“內容為王”絕不會在會議策劃上犯錯誤。就像手機一樣,如果打不到電話,那就是浪費。但只關注內容就足夠了嗎?當然不是。
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推動產品和服務從“功能時代”走向“體驗時代”。有人說我的會議連“內容”都沒有解決——這是會議的基本功能之一。談論其他事情有點遙遠。我不這么認為。這并不是說中國的會議已經過了“內容”層面,包括作者主辦的“中國會議產業(yè)大會”和“體驗時代”都在向我們招手。
也就是說,與固定的、僵化的內容相比,表達形式的創(chuàng)新和會議策劃要素組合的調整,可以給與會者帶來新鮮的會議體驗。會議給與會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。這與靈活的形式、溫馨的燈光和現場設計、更多的互動和參與機會、激情和有趣的表演密切相關。內容被包裝成各種形式,這使得參與者更容易在興奮的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記憶。
除了與“內容”相關的要素外,會議形式的主要要素和其他要素是什么?換言之,在后內容時代,會議策劃人應該注意什么?
一、外觀因素。會議內容的呈現形式可以多樣化,不必定期閱讀稿件和PPT。新的表達方式有:會前邀請函、關系圖、微站等;會前微電影、動態(tài)PPT、flash短片、視頻、互動秀等,如果一定有很多內容需要分享,我們應該嘗試混合一些視頻、舞蹈、現場表演,在會議之前和會議期間激活氣氛。ICCA的故事講述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會議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。
二、網絡因素?;ヂ摼W的價值在于信息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和傳播效率的提高。在會議策劃、運營管理和服務等主要環(huán)節(jié),互聯網幾乎有發(fā)揮作用的空間。網絡的介入不僅可以提高與會者的工作效率,而且可以提高與會者在會前和會中的體驗效果,增加與會者的愉悅感。同時,網絡思維的一些要素在會議策劃中的應用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如標簽思維、簡單思維、粉絲思維、失敗者思維、平臺思維、終極思維、臨界點思維、產品思維等。
三、是技術因素。技術是推動社會經濟發(fā)展的基本動力之一。它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。